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性別教育怎麼教-強化教師性別平等教育知能

(本文轉載於教育部電子報)
性別平等教育不僅是人格教育,也是社會多元文化教育一環,而將性別平等教育深耕校園一直是重要工作及努力方向。為此,教育部補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進修學院於今(100)年4月20日在該校舉辦「性別教育怎麼教-以性教育為例」工作坊,透過在校園中推廣性別平權多年,具有豐富實務經驗的教育工作者,與第一線的中小學在職教師深入探討在整體社會價值觀,以及風氣日益開放的轉變下,身處教育現場的教師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角度切入性別平等教育,不僅能與學生產生共鳴互動,更可落實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
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動,即是希望透過教育的歷程和方法,使不同性別都能站在公平的立足點上發展潛能。本活動邀請理論與實務兼具,曾任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第一屆及第二屆理事長,現任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蘇芊玲教授擔任主講人,引導教師從性別平等教育與性教育的範疇進行思考,提供不同的論述觀點,並透過與在職教師們分享實際教學作法,協助學生認知文化的多樣性,教導學生瞭解團體成員之間彼此如何形成價值、態度與行為,並引導學生破除性別歧視、偏見與刻板化印象,以促進各族群的和諧共處。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在民國85年率先將兩性平等教育的主張注入教改理念,教育部於87年9月30日發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議將資訊、環境、兩性、人權等重大議題融入七大學習領域中,並於89年9月30日正式公布「兩性教育」為重大議題之一。其後基於社會需求與教育政策的推動,93年6月23日總統正式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後,「兩性教育」正式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而將性別平等教育的理念與內涵融入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並發展適宜各階段的性別平等教育學習能力指標,其目的即在體現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因此,持續不斷的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以建立教師性別意識,透過在各學習領域的基本教學時數與彈性學習時間的運用,將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的能力指標融入並轉化於各學習領域的教學實踐,是身為第一線的現場教師所需具備的重要能力。

性別平等教育列重大議題,100學年度實施

(本文轉載新浪新聞網)
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將列入九年一貫課綱的重大議題,從今年8月1號、100學年度起實施。教育部強調,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採融入式教學,不會成為單一科目的教學,也沒有學生使用的教科書,為協助老師融入課程教學,教育部已委託學者編寫給老師使用的教材或資源手冊。

性別平等教育從100學年度起將納入課綱的重大議題,教育部訓委會第三組主任柯今尉表示,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有三大主題,包含:性別自我瞭解、性別人我關係、性別自我突破,共69項能力指標,其中與同志教育有關的將從國小五、六年級開始到國中三年級實施,採融入式教學,主要讓學生瞭解多元的性取向,可以認識與接納同性戀者,並尊重不同性取向的人。

為協助老師融入課程教學,教育部也委託專家學者編寫給老師使用的教材,包括:「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安全與無性別偏見的校園空間手冊」、「性別不設限,職涯任我行」、「性別與媒體識讀教育資源手冊」、「性別與法律學生手冊」等,另外,委託東華大學編製國小階段的《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委託高雄師範大學編製國中階段的《性別好好教》,規劃於近期印製出版,供老師教學參考。

性別教育戳戳不樂!? -性別平等教育法五週年總體檢

[本文轉載於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新聞稿]92五年前的6月23日,具前瞻性、創新性的『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終於通過,確立了性別平等教育政策的法源基礎,也為我國朝向性別友善平等多元之教育環境目標,創下里程碑,經過五年耕耘,究竟性別教育種子是否遍地開花?還是仍有荊棘密佈之處!當初催生立法遊說並組成聯盟的五個民間團體,則於今天(6/24)上午共同舉辦記者會,以各團體長期深入各級校園與師生互動及諮詢案例的經驗,從統計預算、師資培育、教學現場、課程內容面向,分為九大主題:從制服1、性別霸凌2、校園性騷擾3、性教育4、同志議題5、大專性別課程6、高等教育7、移民女性多元文化8、體育9,來進行總體檢!
雖然懷孕學生權益保障、性騷擾申訴調查、大專院校的性別課程數量成長,因為立法而有明顯的進展,但與會團體表示,總體而言,從以下性別教育統計數據仍顯示台灣教育現況,距離性別平等教育法理念精神仍有很大的落差:  97年度,教育部婦女/性別經費統計,僅佔總預算0.37%、四年來成長率只有0.25%,就經費預算而言,性別平等教育法制化卻未顯現效果。 
幼稚園到高中職,女老師平均佔69%,但各級學校女校長比率平均不到20%,102所大學僅有5位女校長,比例不到5%。 
技職教育中,佔最大比例的工業類科裡女學生仍很少,只有12.6%。差距最大的二類科,分別是工業跟家事,工業類男是女的7倍、家事類女是男的9倍。 
科技數理學科,大專女性教師僅有五分之一。工程學門不到十分之一(8.4%),軍警國防安全學門女性教師則掛零。  而在教育現場中,國高中的課文中多元性別(包念同志、跨性別、多元家庭)仍佔極少比例,有的版本甚至略而不提,忽略佔5%~10%同志權益。
性別教育戳戳不樂[九宮格]校規仍未鬆綁 友善校園免談校園霸凌不斷,跨性別學校深受害性騷擾處理配套少 學生老師都受害性教育知能少 誰來教?很重要!國小沒有同性戀?忽視兒少同志議題性別課程不夠多 觀念行為怎推廣博士研究找不到 知識進階怎接軌多元學習不「多元」?!  跨國婚姻不是「新移民問題」獎金獎章差很多 女運動員難出頭

排除同志教育 就不是性別平等教育-轉載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新聞稿

認識同志,是善待每一個性別主體的教育行動!校園霸凌事件中,不少案例都是因為性傾向或性別氣質而成為同儕嘲諷與欺凌的焦點,教育工作者的行動與反思,是看見性別面向如何作用在校園的契機,性別平等教育法通過已近七年,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也提到要進行「性教育」、「情感教育」及「同志教育」,本會成立以來,許多基層教師努力在教學中進行「認識同志,尊重差異」,但近來,故意隱身宗教名義的反同志教育連署,以違反事實的扭曲與斷章取義的散播方式,抹黑同志教育的平等內涵與專業知能,昨日立法院更有多位立委於教育部教育文化委員會提案以所謂「正確的」性別觀念為由,要求檢討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課綱,要排除同志教育,不讓各級教師透過輔助教材強化專業知能,此舉反而更增加性別刻板及性別弱勢學生的不利處境,加深社會歧視,破壞校園性別友善氛圍,對此,我們嚴正抗議,不僅是性別平等教育法推行來最大的反挫,也是台灣性別人權教育的傷害,更是集體的性別霸凌。因此,我們也要求教育部依法行政,中小學應落實同志教育,更積極推動落實各級教師同志教育知能研習。同志教育的精神在於讓任何一種性傾向認同的學生都喜歡與肯定自己的樣子,不可能因此就把學生變成同志!「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2-14條文裡,就明文保障多元性傾向與性別氣質的學生與教職員工受教及工作權。不論學生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或娘娘腔、男人婆等,都不得因此而有差別待遇。任何一個嚴重性別侵權事件中,都是對基本人權與生命價值的傷害與否定。我們強調依法教育及依法行政,就是保護教育專業最好的策略!

校園性別霸凌事件仍尚未銷聲匿跡,就是教育現場需要更加努力的空間。多元性別敏感度的教育,對學生而言何來威脅與誤導?同志學生,不論在何時確認自己的性傾向認同,都是在異性戀主流的教育中被教育長大的,從小到大,課程裡討論的家庭圖像、情感關係、公民權益、公共空間等,何者不是在把每個學生理所當然視為異性戀架構下的教學?同志教育並未打壓或否定相對多數的異性戀價值,而是要跳脫單一的異性戀情感關係而讓學生看見更多的可能性。

同志教育就是反霸凌、反歧視、反壓迫同志的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是不可分的。因此,同志教育的落實,不僅提供學生培力性別敏感度的公民素養,更透過教育實踐來看見校園裡同志師生的生命價值與基本人權。多一個被看見與充分理解的學生,校園就少一個因恐同而衍生的性別霸凌!校園落實同志教育,只是一個開始,更企盼的是學生們離開校園、出了社會之後,都是性別友善的種子。

教育部應如何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周行一教授

(本文轉載於聯合新聞網)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子女長大之後,成為一個客觀、有愛心、不歧視別人的公民,因此沒有人會比我們更希望教育部推動的性別平等教育能圓滿成功,但是在一百學年度就要實施的相關教學材料,以及推動的方式,成功的可能性卻令人極度懷疑。我並沒有中小學教育專業,能建議教育部該怎麼調整教學材料,但身為一位國中生的父親,以及在商學院教書的背景,我必須、也應當就商管專業及實證經驗,建議教育部應當怎麼做,才有功德圓滿的機會。

經營管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經營目標要確定客戶能埋單,性別平等教育的對象雖是中、小學生,但是父母才是埋單的人,所以教育部的產品,也就是性別平等教育的內容,必須要能讓父母安心才行。在相關教學資源中提到情慾、性愛工具、與性別有關的髒話、黃色笑話等令成年人都覺得難以接受的內容,可能很難得到父母的認同。既然目的是性別平等教育,就應當聚焦在教育小孩子尊重別人的性傾向、強調少數人不應受多數人歧視而受到傷害,但是如果教學內容讓父母覺得超越小孩年齡,甚至有提倡性愛歡愉的傾向,或者以粗鄙的內容當作教材,自然會引發父母強烈的疑慮。

由於設計中的性別平等教學內容極具爭議性,教育部應當在不同社區內舉辦公聽會,讓父母有機會表達看法,作為調整教學資料的參考。這也是商管的一個重要原則,在新產品尚未開發完成準備銷售前,讓具有影響力的潛在消費者試用商品,他們不僅會提出修改意見,而且只要願意埋單,口耳相傳的效果會讓新產品成功的機會大增。

經營管理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銷售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的員工要稱職,研議中的教師相關教學資料中,有許多內容似是頗為複雜專業的學術研究發現,以及具主觀性的學者關點,我很懷疑中小學教師會有足夠的理解,甚至認同。在這種情形之下,教師的教學狀況與品質一定不一致,而且可能會因個人的性傾向及性偏好做不恰當的教學,因此教育部必須對教師做足夠的訓練,確保教學的內容及品質一致,才不會有災難性的後果。而且教師就像銷售人員一樣,是在第一線與父母溝通的人,如果他們不能說服父母,教育部就會成為大家責難的對象。

經營管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要確定消費者是滿意的,也就是商品真的發揮了當初設計的目的。在商場裡,儘管銷售量已經是一個客觀的參考數據,但是企業還會經常用盡方法來瞭解顧客的想法,作為持續改善的參考,但是性別平等教育不是一般商品,是強加諸在每一位小孩身上的,因此教育部必須有一套真正能測出成效及滿意度的方法。傳統的考試成績達不到這個效果,父母的滿意度才是教育部真正應當關心的,所以必須要有配套措施,客觀評估成效,努力持續改進。

企業都是應用以上的管理原則才能永續成長的,過去教育部所推動的案子,令人喝采的少,批評的多,就是因為並未運用經營管理原則。以教育部現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方式觀之,狀況不太樂觀,身為一個國中生的父親,我現在就可以明確的告訴教育部,我不希望小孩在現況下接受性別平等教育,但是性別平等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教育部能虛心調整,讓所有的孩子學到父母覺得文雅、適合小孩年齡應接觸的教學內容。

(作者為政大財務管理系所教授)